top of page

​政策解读

税赋享红利

01

02

03

1.jpg
2.jpeg

■零关税

        现自由贸易港最基本的特征,是自由贸易港的标准配置。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分两步实现零关税,第一步是全岛封关运作前,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第二步是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

■低税率

       瞄准新加坡、伦敦、纽约等世界其他自由贸易港,推出更有竞争力的所得税优惠,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实质经营的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高端紧缺人才在海南集聚。

■简税制

       结合我国税制改革方向,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推进比国内其他地区更加简化的税收制度,实现税种结构简单科学、税制要素充分优化、税负水平明显降低、收入归属清晰明了、财政收支大体均衡。

■强法制

3.png

       要求税收管理部门按实质经济活动所在地和价值创造地原则对纳税行为进行评估和预警,制定简明易行的实质经营地、所在地居住判定标准,强化对偷漏税风险的识别,防范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避免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避税天堂”。

■分阶段

       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不同阶段,分步骤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安排,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久久为功、循序渐进,最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

■2025年前实施的税收政策措施

自贸1.JPG

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海南自贸港制度体系的重点,在这方面,税收政策聚焦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制度安排,对纳入清单管理的货物及物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自贸2.jpeg

推动生产要素有序安全便捷流动

       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建设海南自贸港的一个重要支撑,是下大力气破除影响资金、人员、数据等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在海南集聚、配置、融合。

自贸3.JPG

大力支持发展现代产业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不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是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定位,有利于海南和同处亚太区域的香港、新加坡等开展错位竞争、形成优势互补。

■2035年前实施的税收政策措施

企业所得税.jpeg

拓展企业所得税优惠

        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企业,除负面清单行业之外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与2025年前政策的区别是,前一阶段实行的是正面清单,这一阶段实行的是负面清单,享受优惠税率的企业范围更大。

个人所得税.jpeg

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

       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累计居住满183天的个人,其取得来源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范围内的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按照3%、10%、15%三档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图5.jpeg

扩大海南地方税收管理权限

       扩大海南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销售税及其他国内税种收入作为地方收入。与2025年前政策相比,扩大了地方税的范围,有利于增加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财力。

■为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税务力量

图2.jpeg

履行税收职能抓好政策落地

       贯彻落实《总体方案》,还有很多税收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细化。比如,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需要明确鼓励类产业目录,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需要确定高端紧缺人才清单税务总局将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牵头部门研究细化措施稳步推进政策落地。

图4.jpeg

成立工作专班

健全工作机制

       在税务总局内部成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专班,逐项研究《总体方案》中的涉税重点任务,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和成果形式。工作专班与海南省税务局进行对接,及时了解自贸港建设过程中的涉税诉求、提供工作指导。

图1.jpeg

优化征管服务

防范税收风险

       贯彻落实《总体方案》,既要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确保优惠措施落地见效,又要避免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避税天堂”,出现偷税漏税风险。税务总局将坚持在“管得住”的基础上再“放得开”的原则,抓紧研究推出支持自贸港建设的征管服务措施。

bottom of page